運作

設計工作室

設計工作室位於巴黎一棟19世紀末奧斯曼式建築的頂層,為建築師 Riccardo Bofill 在巴黎市中心的一系列玻璃建築物傑作之一。
寧靜環境配合絕佳採光,在米色和赤陶色牆身中,營造出的溫暖柔和氛圍,工作室匯聚了抱持開誠態度,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才。
工作室見證了每件卡地亞新作品的誕生。一切皆由設計師的巧手開始,勾勒出設計師由直覺牽動的第一個概念,而這通常都是最恰當的,所謂:「一筆成就設計」。
設計師利用一雙巧手以多種不同方式表達獨特構思,包括水粉畫、氈筆或鉛筆等,然後再於電腦上畫下設計圖。設計將透過各位每天合作無間的工作室設計師使用兩大方法——即手工或3D模型以立體方式呈現。
只有在美學上完全掌握設計概念、神髓和造型,設計師才可進一步在技術層面上完美展現其設計的精妙之處。接下來,便是與卡地亞技術專家的漫長協作,他們憑藉精湛工藝和突破界限的決心,伴隨設計師追求真正的「美」。

研發部門

設計師、工程師和製錶專家都秉承唯一目標:以精湛製錶工藝締造精美腕錶,並適時研發全新工藝。

部門同時進行150個研發項目。一般來說,團隊須歷經兩年時間,方能將最初設計幻化為成品,而部分項目的研發過程和時間可更為縮短。

生產部門

生產流程著重品質,精益求精,嚴格檢測零件和原材料的質素。如此嚴謹精神與卡地亞嚴格的採購政策一脈相承,有關政策早在研發和生產階段即已確立。

加工

卡地亞使用尖端技術加工零件,精準度達至1/100。如此精準的嚴謹控制,可確保卡地亞腕錶完美可靠,性能卓越。

拋光/磨砂

此獨特工藝可令腕錶呈現拋光與磨砂效果,同時展現俐落線條,令設計更顯矚目非凡。拋光腕錶須以人手進行,耗時長達兩小時。Ballon Bleu de Cartier 腕錶的磨砂工藝更需要歷經50多道工序。

組裝

組裝零件必須手法靈敏,確保操作不會損害零件品質,悉心保護工匠傾注的心血。組裝完成後,卡地亞會對腕錶逐一嚴格檢測,仔細評估腕錶的精準度和防水性能。

製作礦物水晶

製作礦物水晶鏡面須結合祖傳的玻璃工藝和高精準製錶工藝。卡地亞匠心傳承並融匯此兩大精湛工藝。為了讓玻璃貼合卡地亞造型腕錶的錶殼,工匠須將玻璃加熱至500°以上。玻璃在高溫下變形,然後在模具中成型。確保玻璃品質的關鍵,在於把握玻璃冷卻的方式,並精確完成每一道加強腕錶防水性的工序。十多位各具才能的工匠將玻璃原料製成突顯卡地亞標誌性腕錶造型的礦物水晶。此工序需長達2週的時間方能完成。 

製作藍鋼指針

卡地亞掌握製作指針的精湛工藝。製作指針須動用錘鍛、切割、拋光等約12種不同技法。

藍鋼指針的色彩來自傳統製錶工藝:過去的腕錶不防水,對精鋼進行藍色處理可防止指針銹蝕。將指針放入大約300°高溫的烘爐中,經過精確至秒的時間,卡地亞指針即呈現獨一無二的藍色。為體現精益求精的理念,每一枚秒針、分針和時針皆經逐一挑選和配對,以免同一枚腕錶中的藍色指針出現色差。

製作造型錶殼

卡地亞的腕錶造型與眾不同。每款作品都蘊含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獨特的製作流程和為員工提供的專屬培訓。卡地亞製錶工作坊還會為每款造型設計製作專門工具。製作造型錶殼需要50多道工序,涵蓋衝壓、加工、拋光和組裝等四種工藝。此外,每道工序之間還須進行檢查。衝壓旨在塑造錶殼的外型。先將材質放置於硬鋼模具中,再施加125噸的壓力,令其變形。接著,將部件放入機器中加工,機器可按照預設尺寸精準切削材質。最後,拋光師將為卡地亞腕錶加上複雜潤飾,交替施加拋光和磨砂,只有具備多年培訓和經驗,方能得心應手。